鎮東橋[福建省大田縣鎮東橋]

鎮東橋[福建省大田縣鎮東橋]

在我國有三座鎮東橋,分別位於福建大田縣城關的均溪河上、浙江省餘姚市四明山鎮下村得梨洲溪上和寧海縣城北面16公里紫溪璜溪口村東。這三座橋都是建於明代的古橋,都取鎮守東邊之意。

福建大田縣城關鎮東橋

鎮東橋 鎮東橋

鎮東橋位於福建大田縣城關的均溪河上,是一座多孔石拱廊橋,橋長30米,寬8米,拱高26米。鎮東橋明成化八年(1472年)在縣城東郊始建大田橋(木橋);大田置縣時,改為鎮東橋。清乾隆十七年(1752年)改為石塊構築的大拱橋,時稱東溪虹影。1985年,縣人民政府重修鎮東橋,橋的造型更加雄偉壯觀。詠鎮東橋)詩句有“大橋飛南北,景象勝天虹,亘古巋然立,智慧建奇功。”

浙江省餘姚市四明山鎮東橋

簡介

鎮東橋位於四明山鎮梨洲廟下村得梨洲溪上,是一座單孔石拱廊橋。橋長7.8米,寬4.6米,拱高4.7米,整座橋用塊石砌成。橋上建有廊屋5楹,以供人憩息,其中跨溪3楹,兩邊各一楹延伸至過道,全長13.2米。

歷史傳說

餘姚市四明山鎮東橋 餘姚市四明山鎮東橋

 橋建於明代。據傳,據說鎮東橋建於明朝末年,是一位叫王裕仁的鄉賢率民建造。當時,山溪上曾造過好幾座橋,但因洪水年年泛濫成災,橋因此屢建屢毀。王裕仁於是召集山民共議建一座牢固的石橋。最後建橋就定在村口兩山的峽谷處。因為這裡堅固的山崖是天然合成,當地人稱兩山分別為獅子山和大象山。而那峽谷處突兀的山崖又分像是獅子和大象的大腿,橋建在此處,有力奪萬鉤之勢,堅不可摧。鄉親們有錢出錢,有力出力。那種自發的激情終於在這天施展了出來。動工時,據說民工們在兩橋腳下還各放上了銅鍘斧頭,以鎮神妖。橋坐落在村東首,故名“鎮東橋”。建造者曾在橋拱中央畫一橫線,對眾人說:洪水過橋不得超過此線,超過此線,水就越橋而過,鎮東橋可保全然無恙。幾百年來的事實證明了這一預言絕不是誇大其辭,幾次特大洪水中,溪上的其他古橋及一些沿溪建築都遭到損壞,惟有鎮東橋毫髮未傷。其實,這與該橋的選址科學有關。梨洲溪流至鎮東橋前,有一個90度的急轉彎,轉彎處山岩突兀,急流到此受山體阻擋,銳勢大減,同時,撞擊岩石所激起的浪花,正好從下游近在咫尺的橋上越過。因此,橋不會受洪水的正面衝擊,可以永保無虞。

古橋西側建有文昌閣,為兩層台閣式建築,高7.3米,猶如橋頭堡矗立,顯得氣墊雄偉。與文昌閣隔溪相望有“黃梨洲紀念館”。三百多年前,黃梨洲在四明山結寨抗清時,曾一度居住於梨洲,在上癢廟著述、講學。為追念這位與村同名的先哲,故特建此館。館內陳列分“黃梨洲生平業績”、“黃梨洲與梨洲”和“歷代名人與四明山”三個部分,展示有文字、圖片、實物等。紀念館與橋之間,有幾十株參天大樹,其中的一株古柏,徑大數圍,樹幹蒼勁而斑駁,至少已有五六百年樹齡,它若能開口,一定能詳述梨洲先生當年在此的行跡。

建造特點

橋下游溪畔,有不少紅楓培育基地。沿溪而行,滿眼紅葉,配以青山綠水,令人目不暇接。

選址科學穩固如山據了解,廟下村因山上建有上庠廟而名,村中王姓始祖王存盛在明代初年自新昌遷來。源於下甘竹嶺的廟下溪流經村中,過下游的王姓分支溪下村後,與大茅岙之水匯合,最終流入鄞西皎口水庫。為溝通廟下村和溪下村的交通往來,當地曾多次建橋,終因山洪洶湧,屢建屢毀。據說鎮東橋建於明朝末年,是一位叫王裕仁的鄉賢率民建造。經山民共議,建橋定在村口兩山的峽谷處。當地人稱兩山分別為獅子山和大象山,而峽谷處突兀的山岩就像是獅子和大象的大腿,橋以天然山岩為橋基,有力奪萬鈞之勢,堅不可摧。橋坐落在村東首,故名“鎮東橋”。還有一種說法,設計建造此橋的是上庠廟的僧人,一名僧人曾在橋拱中央畫一橫線,對眾人說:山洪湧來若超過此線,水就會越橋而過,鎮東橋可保全然無恙。幾百年來的事實證明了這一說法絕不是誇大其辭,幾次特大洪水中,溪上的其他古橋及一些沿溪建築都遭到損壞,惟有鎮東橋毫髮未傷。據廟下村一位老翁說,自從他懂事起,再兇猛的洪水也很少能漫過鎮東橋半個橋洞,1988年的猛烈洪水漫過橋面,鎮東橋依然穩固如山。其實,這與該橋的選址科學有關。溪水流至鎮東橋前,有一個角度很大的急轉彎,轉彎處山岩突兀,急流到此受山體阻擋,銳勢大減,同時,撞擊岩石所激起的浪花,正好從近在咫尺的橋上越過。因此,橋不會受洪水的正面衝擊,可保無虞。鎮東橋長10米,寬4米,整座橋全用塊石砌成,橋上還有五楹廊屋,古色古香。屋內鋪地板,置長凳,供行人休憩。橋建成近400年間,橋屋曾數次翻修,而以山岩而成的橋基未作重建。

浙江省寧海縣鎮東橋

簡介

寧海鎮東橋 寧海鎮東橋

鎮東橋,架於寧海縣城北面16公里紫溪璜溪口村東,取鎖鎮村口之意,稱鎮東橋。舊為木橋,清嘉慶二十一年(1816)改建成石橋,更名登雲橋。鹹豐十一年(1861)被洪水沖毀,同治十一年(1872)重建。全部柏木結構,中間置一石橋墩。連橋堍長21.24米,橋孔淨跨11.26米,高6.75米,橋面寬4.24米,上建木構架瓦屋七間,仍名鎮東橋。 該橋橫跨紫溪入海處,系重要通道,且為漁民觀潮下海之停息地。是浙東罕見的廊橋。  

優勢

與其他橋樑比起來,鎮東橋有兩個優勢是十分明顯的,一是它的廊屋式橋頂,在寧海是罕見的;二是它一木到底的橫跨結構,是寧海絕無僅有的。

寧海城關出北門,四十五里,至璜溪口;右折二公里,至鐵江村。在紫溪與鐵江的交匯處,有一廊屋式的建築,橫跨在紫溪上,那便是鎮東橋了。

因鎮東橋旁有一座下羅殿,鎮東橋又稱下羅殿橋;因鎮東橋整體都是用木構建,當地百姓又名之為木板橋 。

歷史

鎮東橋始建於明,初為木橋;清嘉慶二十一年(1816),易木為石,並更名為“登雲橋 ”。鹹豐元年(1816)橋毀,同治十一年(1872)改建成單孔屋蓋式石台木面橋。關於清嘉慶二十一年重修改建木橋事,當時的寧海縣令程煜有記:

(鎮東橋)在北四十五璜溪口東,舊傳架木為之。同朝嘉慶年改用石,更名登雲,程令煜記。

常聞莫為之先,雖美勿彰,莫為之後,雖盛勿傳。是祖宗之詒謀,端賴子孫之善繼述也。回浦鄔氏,其先世居紫溪,氏族繁衍,星羅棋布,惟璜為最。其時,路道橋樑井然條理,宅居三官殿側,創建一橋曰鎮東,村西洞口建築一橋曰集義。兩橋相照如雙虹輝映。橋環水口,路繞煙村,詒謀善也。迄明季崇禎時,與盛朝龍興初,海口作祟,兵災頻遭,路遷橋毀。雖集義重修,苦又洪水傾圮,幸際昇平日久,其族之父老賢達好義者,欲為祖述先猷,復修古制。或捐資,或輸力,莫不踴躍爭先,路已告竣,橋又成,適逢先道憲王公經臨其地, 士民環請勤碑作記,以垂不朽,首肯未果,今又忌余為之記,余雖於簿書鞅掌,中喜其克紹前徴後,先繼美,因縷述之以志。其子孫繼述 之善也云爾!時在乾隆8年,歲次癸亥,冬,吉旦。

鹹豐辛酉秋,洪水沖圮,同治壬申修復,仍名鎮東,鄔載熙有記。橋旁有三官殿、羊府廟,下有牡礪灘,鐵江。

從記載中可以看出,鎮東橋歷史上幾經損毀,蓋因該橋身置紫溪與鐵江的交匯處,每到風潮來時,洞口廟山脈的洪水均沿紫溪下泄,象山港潮水挾鐵江而上涌,內外呼應,前後夾攻,致鎮東橋累遭滄變。幸鄔氏百姓急公好義,每到橋毀時,“或捐資,或輸力,莫不踴躍爭先”。當時有一個傳說,說當時村中住有一靠編打草鞋為生的母子,母年邁力衰,但仍日繼咎,夜秉燭,織草鞋不輟。天長日久,積有一些薄資。聽說村中集資修橋,即傾囊而出,全不顧家貧三餐無繼,兒獨媳婦無著,村民一時傳為美談。

修葺

到解放後,鎮東橋又集中修繕過兩次,一次是1953年,因年代久遠,橋大梁下垂,村民們集資修葺 ,中間加了一隻水泥墩,從而成兩孔;第二次是1983年。當時有鄉賢鄔時通作《鎮東橋述序》載:“惜勝景無完整橋宇,美中不足,長期有望 ,錦上添花。地方有識之

輩,視此橋以年久失修,零落不堪,而國家亦關懷名勝古蹟,因有恢復之必要,刻不容緩。一人動議,萬人回響,今春建設,秋季竣工,面貌煥新。”我們今天見到的,即是1983年後重修的樣子,歷次重修,除了中間加一墩,兩邊撐梁 改石為木外,沒有改變清同治十一年(1872)改建的屋蓋式石台木面橋這一基本結構。

建築特色

鎮東橋全長23.5米,寬5.4米,高3.9米。兩邊橋台由粉紅色細料石砌築;橋身全系木結構:底層3根各長24米的合抱柏樹(一說杉樹)大梁縱跨兩台,上鋪6根橫樑,其上再加4根縱梁,與大梁二錯二疊。最後在縱樑上鋪橫木,覆面板,構成橋面。橋上覆屋瓦,形如長廊,兩邊護欄半身高,可倚可望 ;廊道兩邊設定長凳,可坐可躺。橋廊東西兩門楣上鐫有兩幀門披,東為“潮湧瀾回”,西為“虹垂彩煥”,照應了《鎮東橋碑記》中“兩橋相照,如雙虹輝映”句。在東西兩側橋台,還各有一隻石刻獸頭,突出於石壁,相向而望,據稱是一種叫“螭”的祥獸,有鎮邪、避水之作用。至於鎮東橋何以造成屋蓋式,蓋因當地村民大多以養牡蠣、捕小海為生,每當風雨來襲,無處遮避,便造成這屋蓋式廊橋讓人遮風擋雨;同時也為了節省功夫,免卻往返之勞,便於勞作者休息;橋廊的兩邊放置著兩溜長長的凳子,可坐可躺,可俯可依。每到遭遇風雨,或夏晝炎午,來此躲風避雨,消暑休息的人不計其數。揮汗如雨,至此頓成清風滿懷;神疲力竭,至此忽然賞心悅目。待人們吃飽喝足、神清力健之時,又紛紛出工,一時牡蠣灘上又見蠣刀閃閃,鐵江上下又見筏影點點。從中可見古人以人為本的人性關 懷。

鎮東橋風景優美。斜倚橋欄,北可望洞口山晴翠,紫溪逶迤西來;南可賞象山港煙波,鐵江奔騰東去。四時之景不同,所收風景各異。《鎮東橋碑記》謂之“橋環水口,路繞煙村”,《鎮東橋述序》謂之“風景優美, 髻山對峙,尖峰挺秀,金山為屏”,信然。  

熱門詞條

聯絡我們